首页综合教案高二历史教案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精选2篇)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精选2篇)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精选2篇)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 篇1

  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程标准(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第一届政协会议   新中国成立及其历史意义(2)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

  pse教学模式

  课  时

  1

  主备人

  审核

  预习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一、新中国的成立1、新政协: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_____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时间:1954年内容:

  意义: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它颁布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巩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构建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1954年,以宪法的形式确立。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昭示着国家最高权力属于__________.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最高国务会议各部、委、直属机构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基础:中共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指导思想:1956年“长期共存,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主要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我国__________________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____________,设立自治机构,行使_____________.。意义:加强了__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  ,促进了________。

  【基础回顾自测】1、(·汕头模拟)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2、(·广东高考)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3、在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b、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巩固了新中国的人民政权              d、建立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制度4、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a、1949年秋   b、1954年秋   c、1956年秋   d、1978年底7、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论十大关系》提出“党和非党”的关系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爱国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8、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有5个,其中最早建立的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确定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54年以前的职权是什么?

  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根据材料二,总结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

  【探究点二】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材料二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统一的大家庭中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

  ------:

  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当堂检测】

  1、以下对新中国建立后颁布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表述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③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④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以其为新政府的施政方针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

  ①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③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④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权利确立

  c.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形成

  4、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是指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5、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国民党的灭亡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上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7、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    )a、多党合作     b、 政治协商      c、  人民代表大会     d、 政治协商会议

  【知识框架构建】

  课后巩固案【课后练习】1、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发展,其表现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c、全国政协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                    (    )a、民主改革    b、土地改革      c、改革开放     d、民族区域自治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                                   (    )a、中共八大上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4、奠定新中国政治建设基础的是                                            (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b、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人大常委会的建立(注意:此题另外一种问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的是什么)5、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c、我国最高立法机关之一          d、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的组织形式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哪些内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相比,有哪些不同?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参考答案【基础回顾自测】bdbdb  ccb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探究点二】3、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4、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5、依据: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当堂检测】ddabb  cb【课后练习】adbccc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集中体现了政党竞争、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主政治因国情不同而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学案 篇2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程目标:

  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重点: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如何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立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正式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几个概念的辨析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其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 代表的产生方式和组成情况

  (1)产生方式   全国人民普选产生。

  (2)组成情况      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4. 历史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5. 发展历程

  (1)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发展

  ①. 探索发展阶段(1954—1957)初步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

  ②. 遭受挫折阶段(1957—1965)

  (3)原因: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影响

  (4)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于停顿       

  ③. 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即“文革”时期)

  (5)表现: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十年间未召  开一次普选

  ④. 恢复、发展阶段(1976— )

  (6)恢复前提:文革的结束

  (7)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活动:加强立法、推动民主和法制建立、并进行对外合作

  思考: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我们能得出什么经验教训?

  6. 经验和教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能顺利进行,如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受挫,人民的民主权利就会受到践踏,国家政治生活就不稳定,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指在中国大陆

  范围内,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的统称。它们是:中国国民党革命

  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

  国致公党、九三学社、中国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 合作的方针和主要形式

  角色中国共产党——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党,参政议政

  合作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3. 历史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

  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

  4. 发展历程

  a.确立:1956年宪法

  b.破坏:1957——1976原因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文革

  c,恢复:1982年十六字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实行原因?一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历史上集中统一国家的存在;民族分布上“大

  杂居、小聚居”;民主革命过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的亲   密关系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在国家统一的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 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施行的?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全国形成了五个省级自治区,数百个自

  治州、自治县

  4你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不好?它有哪些优越性?

  1、实践证明:制度符合历史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有很大优越性。维护国家统一、保障

  少数民族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物的权力

  2、有利于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3、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三种制度之间的关系

  1、都是基于中国国情制定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都曾有明显挫折,原因都是右派斗争的扩

  大化和文革的破坏,其转折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4、人代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都由一大《宪法》确立

  课堂总结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3、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的统

  一战线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团结繁荣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说说:你从这首歌里感受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