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四单元 1919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精选3篇)

第四单元 1919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精选3篇)


第四单元 1919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精选3篇)

第四单元 1919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篇1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教案

  从13世纪起,俄罗斯各公国处于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

  15世纪末,俄罗斯摆脱金帐汗国控制,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形成中央集权国家。在对周边地区的军事征服和领土扩张中,农民逐渐被固定在贵族的军事采邑上,沦为农奴。

  16世纪中叶,在农奴制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沙皇专制制度。

  17世纪的沙皇俄国同英、法等国相比,经济和社会处于落后状态。自17世纪下半叶,俄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新现象。1689年,年轻的彼得一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到19世纪,没落腐朽的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19xx年革命”:

  背景:20世纪的俄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十字路口:

  1、一方面,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另一方面,沙皇专制制度却日益强化,

  2、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传统农业发展失衡,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激化。

  3、俄国人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与民主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4、俄国在19xx年日俄战争中的失败,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革命爆发:从而引发“19xx年革命”。

  二月革命与沙俄帝国覆灭:

  背景:1、战争是革命的加速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的失利充分暴露了沙皇政府的昏庸无能。

  2、战争困境更使国内危机空前加剧。1917年初,俄国经济已陷入全面崩溃的境地。

  3、“和平、面包和土地”成为俄国民众的共同呼声。

  导火线:1917年2月,首都彼得格勒的面包供应短缺,食品价格猛涨,工人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又被资方拒绝,于是工人们举行罢工抗议。

  革命爆发:1、3月8日(俄历 2月23日),罢工人数激增,首都主要大街挤满了示威群众。军队也转而支持群众,宣布起义。工人和士兵建立了革命领导组织——工兵代表苏维埃。

  2、孤立无援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寿终正寝。

  3、在彼德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支持下,由资产阶级政党组成的临时政府接管政权。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背景: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虽然实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但对民众最关心的和平与土地等根本问题置若罔闻。前线继续在流血,后方依然面临饥荒。

  2、在这种情况下,新的革命形势又出现了。这一次,站在革命潮头的是列宁及其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理论)①一战爆发后,列宁就预见到战争可为革命创造前提。他指出,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变现时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是唯一正确的无产阶级口号”,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前景。②二月革命后,列宁回国,根据俄国形势,进一步提出了由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

  (实践)政治力量与人心向背的转化为革命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布尔什维克党加紧了起义的准备。

  革命爆发: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布尔什维克党中央立即启动革命计划。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停泊在彼德格勒涅瓦河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信号,工人武装攻击并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革命成果:攻打冬宫的行动尚在进行之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彼得格勒召开。11月8日(俄历10月26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①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②大会还通过了《和平法令》与《土地法令》:a决定俄国立即退出战争,b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c大会选举列宁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纷纷建立。

  革命评价:①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进程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②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格局。

  ③它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四单元 1919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篇2

  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教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内容、评价)

  1、 新生政权面临的形势

  (退出国际战争;陷入国内战争):

  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根据《和平法令》的精神,苏维埃政权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战争。

  ②西方国家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采取敌视态度。1918年3月,协约国集团以维护东部战线为由,派遣军队进入苏俄领土,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试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③与此同时,协约国还支持反布尔什维克和反苏维埃政权的各种力量,策动武装叛乱。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入国内战争中。

  2、新生政权采取的对策: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

  ①苏维埃政权建立红军,

  ②宣布“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按军事方式改组国民经济,实行战时经济体制,史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其主要内容有:a(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除必要的口粮外,农民必须无条件完成国家摊派的征粮额;b(工业)加速工业国有化,设立管理总局体制;c(劳动力)推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并按照军事体制固定劳动者的工作岗位;d(流通和分配)流通和分配领域非市场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评价:(产生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政策和临时措施。(作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胜困难,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然而它反映了人们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迫切想法,试图用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因而脱离了俄国当时的发展阶段,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在实践中产生了负面影响。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评价)

  1、形势的变化: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取得了胜利,然而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①(工业)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②(农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政治)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开始着手经济政策的调整。

  2、应对政策:(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a(农业)实行粮食税,税后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b(工业)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c(流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d(分配)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

  评价:(定性)新的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作用)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成立的基础)1917年,沙皇制度被推翻,俄罗斯帝国解体,大部分非俄民族地区独立,其中有些宣布独立的地区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国内战争中,苏俄与原属俄国的各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了军事、政治联盟,为形成新的联盟国家创造了条件。

  1922年12月底,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四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此后,又有其他共和国陆续加入联盟。

第四单元 1919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篇3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线索勾勒:1、  基本线索:十月革命的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进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及意义。2、  知识拓展: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俄国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而是国内国际形势的历史必然。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那些革命的条件?①     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最低限度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②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的各种落后性使其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促成了革命条件的成熟。③     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早在十月革命前期,列宁就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的俄国爆发并取得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二、   重点难点:1、  十月革命的特点:①     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②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2、  比较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        ②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不同点:①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②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则有广泛的群众支持。        ③ 革命取得胜利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        ④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   能力训练:(一 )选择题:1、  一战期间,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思想,其基本含义为(   ) a、把帝国主义战争变为垄断资产阶级的战争b、变帝国主义战争为民族解放战争c、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d、利用帝国主义战争引起的危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2、  20世纪初,俄国一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物质条件,这种“客观物质条件”主要是指(  )a、社会矛盾的激化b、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人民革命运动的不断发展 3、  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战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这个条件4、  下面关于俄国二月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b、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c、推翻了沙皇统治d、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5、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举行武装起义d、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6、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 领导力量基本相同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d 、产生结果基本相同7、  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8、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相同点不包括(    )a、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b、都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c、都是无产阶级反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d、都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二)材料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4月16日,列宁和他的几位助手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的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何不负责的。——《全球通史》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进行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全球通史》请回答:(1) 材料一中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那些主张?(2) 据材料二并结合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3) 依据材料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俄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事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最严重的后果。”材料三  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霍宁将军组织谈判的开始,并把俄军留在前线。材料四  11月27日,德军总司令部的答复来了,他表示同意和平谈判。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其原因是什么?(2) 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3) 材料四反映了德国的态度,德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4) 材料一、四的态度产生了怎样的后果?材料二的态度是怎样表现在行动上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c 4、b 5、d 6、b 7、c 8、d二、材料题:1、(1)       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2)       因为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刚完成。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新政权面临着一战中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还在继续的情况下,列宁的主张看起来是荒谬的。(3)       半年的时间证明了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民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2、 (1)进行停战谈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2)帝国主义列强胁迫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代表不要退出战争,一方面说明帝国主义列强害怕削弱协约国的力量,另一方面说明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3)德国可借此减少东线压力,得到喘息机会。    (4)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大战。协约国协同白军,对苏维埃俄国进行武装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