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精选14篇)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精选14篇)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精选14篇)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以下基础知识: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巩固统治的措施,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等。

  2、能够正确评价成吉思汗、忽必烈和文天祥等历史人物,并能正确理解民族融合。

  【重点难点】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导入新课: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契丹建立的辽、党项建立的西夏、女真建立的金),除此之外,我国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

  【自学指导】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成吉思汗原名              ;

  2、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1率军打败各部,统一             ;

  ○2         年,建立蒙古国,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        和       ,         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          。忽必烈就是           。

  2、      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            ,南宋灭亡;

  3、南宋著名的抗战派大臣           坚持抗元,后来被俘。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4、元世祖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

  (1)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是:

  ○1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         ;○2治理           ;

  ○3推广         的种植;

  (2)交通运输:

  为便利南粮北运,开凿          、          两段新运河,开辟了规模空前的           。

  (3)商业:           既是政治中心,又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4)对外交往:意大利旅行家               元世祖时来华,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5、巩固统治的措施:

  行省制度:

  目的:                             ;

  创立者:            ;

  内容:中央设             ,地方设              ,简称“         ”。

  作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           ;还加强对        的管辖。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1、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表现是:

  ○1           人民开发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        和          ,同汉族等族杂居相处;

  ○3(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         、         等族,与汉族的融合;

  ○4形成新的民族——              ;

  2、民族融合的作用: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          、

  的发展与融合。 精讲透析

  阅读部分了解成吉思汗

  学习文天祥崇高气节

  小组讨论巩固统治的措施

  对比今天行政区划

  简介回族

  【思维拓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2

  教学示例 课题名称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  文天祥抗元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来评价历史人物情感价值观认识元朝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肯定元朝的历史得位重点、难点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行省制度、民族融合过程和方法分组学习、讨论式教学媒体 

  教学程序

  a教学内容 元朝在历史上功不可没。今天有23个省、5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是从那一时期开始的本可涉及到。 b板书设计 第12 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  蒙古的兴起 2、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二、忽必烈建立元 1、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2、  文天祥抗元 3、  元朝社会的发展 a元世祖重视农业 b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4、  行省制度 5、  民族融合 小结:    本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例:    元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可以让学生理清线索:蒙古的兴起 ---统一蒙古----统一全国---民族融合---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教师活动  组织教学,提出问题 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 1、  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中国的? 2、  他对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3、  分析提问       4展示挂图  《元朝的疆域》学生活动  课前按老师的布置搜集资料,提出质疑,上讲台展示资料 1、  回答问题 2、  阅读思考提示的问题 3、  动脑筋思考 4、  分组讨论,回答: 5、  你认为成吉思汗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功绩是什么? 6、  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和统一全国的? 7、文天祥是怎样的一个 人证明他的气节? 7、  元朝的统治措施? 8、  元朝民族融合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9、  提出课文质疑 10完成目标 11自我反馈  课后记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涉及的内容多,涉及到元朝的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学生不易掌握。老师讲有难度。需要不断的复习。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3

  第12课 彭志文主讲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其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继而,忽必烈又建立元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很有建树,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行省制度”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此概念对于初一学生有一定难度。讲述时应结合《元朝疆域》图讲明以下几点:施行行省制度的目的,行省制度的内容,行省制度的作用,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对琉球(今中国台湾)的管辖。  “民族融合”是本课又一重点。应使学生明确三点:第一,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第二,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汉族人民开发边疆;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回族开始形成。第三,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教法建议  1.导入  新课时我可提问: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学生回答出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及女真族建立的金之后,我指出当时北方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由此导入  新课。  2.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应突出成吉思汗这个人物。通过讲述铁木真童年经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铁木真的坚强和机敏留下深刻印象。讲述时可指导学生看《成吉思汗》像及《成吉思汗陵》照片,以加强感性印象。强调蒙古政权的建立,是成吉思汗最大功绩。讲蒙古政权建立的作用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动脑筋”中所引用的《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没有逃避地方……”以突出蒙古政权建立的作用。  3.关于元朝的建立,过程应从简。为使学生条理清晰,提高课堂效率,也可借助于地图或多媒体课件讲述元朝的建立及统一过程,并注意突出两件大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南宋。关于文天祥抗元,可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或讲述文天祥抗元故事,学习他不畏强暴、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根据学生的特点,可酌情介绍《过零丁洋》及《正气歌》。  4.元朝的社会经济和对外交往,应从农业、水陆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大都、中外往来等几方面讲述。讲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措施之前,可先简述一下蒙古贵族对农业的破坏,以突出元世祖对农业的重视。讲述交通运输业,一定要结合地图,并注意“会通河”与“通惠河”不要混淆。讲明元朝商业的繁荣,可以元大都为例,并强调它是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来自亚洲、东欧、非洲的商队和使节络绎不绝,以引出当时中外往来频繁的景象。关于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我可适当补充些有关的故事和材料。  5.讲述行省制度之前,应先挂出或打出课件《元朝疆域》图,并将元朝的疆域与汉、唐版图进行对比,强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这即是行省制度施行的目的。行省制的内容介绍,应力求简捷。因为它涉及元朝的整套统治机构,较为复杂,是学生掌握的难点。介绍可分为:①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②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可指岭北、辽阳、云南等行省的范围);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关于行省制度的作用,应指出它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保留至今。  6.关于民族融合的讲述,应先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还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所引用的元末诗歌,以加深印象。最后强调民族融合的作用。  7.全课讲完小结时,可提问学生:“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我再总结强调元朝的历史地位。   三、学法指导  1.本课在全册教科书中属于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讲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本课则侧重于讲民族关系的发展。除文化外,元朝部分只占一课书,所以内容繁多,从蒙古兴起一直讲到元朝的政治、经济及民族融合的发展情况。全课只设两大子目,一是“一代天骄”统一蒙古,二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学习时可把重点放在第二子目。  2.理清基本线索,弄清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帮助我们认识元朝的整体面貌。   3学习时注意提取知识点,本课涉及三个年代、三个历史人物、三件大事。  三个年代:1206年 1271年 1276年  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建立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下面是蒙古史书记载的12世纪的一些情况,结合课文想想,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这段记载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  3.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对于这两种情况,我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答案可不固定。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故事会:搜集有关文天祥的故事,在班级小组里交流。或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小组,一同去寻访有关文天祥的历史遗迹。  蒙古官员同汉族官员一样,都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他们饮酒作乐时,都由许多仆人侍候,仆人为主人把盏敬酒,并击鼓吹奏为之助兴。  2.议一议:说说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当今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件事吗?课后不妨查一查南水北调东线的走向。  隋朝运河通过都城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都城在大都,运河不再通过洛阳而是截弯取直,抵达大都。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4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案       

  一、明确目标:

  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的重农措施及新开运河、中外交往,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文天 祥的抗元事迹,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民族融合发展的表现

  二、前置自学

  1、 12世纪时,蒙古族受到        的奴役控制。蒙古族杰出的首领          ,经过多年征战 统一了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             ,标志着蒙古国的建立。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          和           ,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3、       继承汗位后,于       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来

  4、         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         ,皇帝投降,南宋灭亡;元军进攻南宋时,大臣        积极抵抗,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其名言

  5、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            来到中国,他写的                 , 描绘了元大都的繁华。

  6、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时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简称 “行省”。        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还加强了对          (今中国台湾)的管辖。

  7、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三、交流展示

  四、 合作探究:

  元朝时民族融合有哪些发展?有何影响?

  五、达标拓展

  1. 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 忽必烈

  2.下列政权中,被蒙古和元朝灭亡的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 ③    b.②③④   c. ② ③  d.③④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诗:a. 岳飞 b.韩世忠c.文天祥d.寇准

  5 . 元朝建立的者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6.元朝时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  b.回纥 c.女真d.回族

  7. 元朝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中国  b.疏通运河   c.民族融合d.行省制度

  8.下列不是元世祖重视农业的表现是:

  a.户数增加和田地开垦最多b.兴修水利c.推广植棉  d.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

  9. 是谁结束了12世纪时蒙古高原各部“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局面:      a.成吉思 汗  b.忽必烈    c.文天祥    d.阿保机

  ☆:智力大比拼:

  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将课文最后 两段内容说出来?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2.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3.掌握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4.掌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行省制度的建立。

  5.掌握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

  1.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行省制度

  3.民族融合

  教学难点

  行省制度

  教学方法

  1.讲述法。本课内容多,学生要做到条理清楚,讲述法是基本方法。

  2.诗词辅助法。像文天祥抗元的内容,就可以用此法。

  3.图示法。结合地图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掌握基本内容。

  教具准备

  1.投影仪/电脑

  2.相关实物和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欣赏歌曲《草原风情》)

  同学们,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如果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什么?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请看下面投影。

  [投影显示]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同学们,这首古朴的北方民歌,把我们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那么,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如何兴起的呢?他们兴起后建立了一个怎样的朝代,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我们学习完这一课,这些问题就会解决的。

  导入语例示三: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在今天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有座宏伟的陵园,陵园建筑是蒙古包式的穹庐顶,顶部镶嵌着蓝色、黄色琉璃瓦,远远望去,金碧辉煌。这就是成吉思汗陵。其实,成吉思汗并没有埋葬在这里。古代的蒙古帝王实行秘密安葬,地面不留痕迹。成吉思汗究竟葬在哪里,至今仍是个谜。他去世后,后代为纪念他,把他生前使用的八座白色毡帐作为陵,称“八百室”。“八百室”随蒙古族的游牧和战乱,经常转移,直到1954年重建,才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鄂尔多斯草原上,成为蒙汉人民团结的象征。成吉思汗为什么令后人如此崇敬?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这些,都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板书]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蒙古族的兴起

  2.铁木真统一蒙古

  [教师讲述]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的蒙古族自治州、县;其余散居于宁夏、河北、四川、云南等省、市、区。人口为3411657人(1982)。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的,经过本民族语言学家多次改革,已经规范化的蒙古文。从族源上来看,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公元840年回鹘国崩溃后(见回鹘),这个部落的大部分人向西迁移,逐渐同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语族居民相融合。语言受突厥语的影响向古蒙古语过渡,经济生活也受突厥居民的影响,从游猎过渡到以游牧为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还有其他一些部落。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阶级对立代替了氏族的平等关系。富裕者从氏族中分离出来,占有众多的牲畜,握有支配牧场的权力,一些强有力的游牧贵族还在身边聚集一批军事随从。一般牧民由原来有平等权利的氏族成员变为向贵族纳贡服役的依附者。还有因被俘掠或其他原因沦为奴仆地位的人。蒙古国的建立和蒙古族的形成:蒙古贵族们出于对财富的贪欲,竞相掠夺人口和畜产,形成无休止的部落战争。战争汰弱留强,到12世纪时,原来部落林立的蒙古社会,只剩下蒙古、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五大对抗集团。蒙古部的首领铁木真善于用兵和团结其他部众,力量逐渐壮大。统一了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国。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本目中“动脑筋”的内容,看一下蒙古史书上记载的情况反映了那时的什么局面?后来这种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学生回答]这段记载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

  [教师引导]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又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尽快地把课本上的小字内容浏览一遍,想一想,成吉思汗的行动为元朝的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和金,和西夏作战,南下进攻宋,还一直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成吉思汗的对外战争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引导]我们应该从成吉思汗身上学到些什么?

  [学生回答]

  生甲:学习他坚强的意志

  生乙:卓越的组织才能

  生丙:顺应历史潮流的眼光

  生丁:百折不挠的精神

  ……

  [投影显示]

  [教师讲解]同学们,投影打出的是成吉思汗的陵墓。

  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成吉思汗是位传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似雄鹰展开的双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壁画绘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

  在通连东西两个侧殿的走廊里,绘有壁画。西走廊绘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东走廊绘成吉思汗孙子——忽必列的事迹。

  在成吉思汗陵东南角,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市场、文物陈列馆、射击场、赛马场、摔跤场等设施。金顶大帐高13米,直径18米,是一座蒙古包式的行宫,再现12XX年成吉思汗登基时的情景。殿内有成吉思汗宝座和画像,殿外有8辆战车,车轮高2米,可供游人瞻仰观赏。选汗高台高8米,是历史上牧民推选可汗时的仿古建筑。

  [教师过渡]成吉思汗在世时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后代是怎样建立起这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朝代的。

  [板书]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西夏、金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

  [教师讲述]

  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胜利,回到漠北。次年二月,成吉思汗借口西夏迟迟不纳贡,又亲自统兵十万,由北路攻入西夏境。蒙古军队分成东西两路向西夏都城挺进。两路夹击,形成对西夏政治、经济中心灵、兴地区的钳形攻势。

  六月旬,又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被蒙古军队围困达半年之久的中兴府粮尽援绝,军民多患病,已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末主走投无路,只得派遣使节向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七月,成吉思汗在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重病,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西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全部杀掉。不久,末主等投降蒙古。成吉思汗病死。蒙古军队为了防止夏主生变,遂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将末主等杀死。建国一百八十九年的西夏王朝终于灭亡。

  12XX年,成吉思汗在稳定了对蒙古草原的统治后,挥师南侵金朝。蒙古军大败金师于野狐岭,取居庸关。前锋迫近中都(今北京市),中都落入蒙古军手中。

  金朝统治下的北中国,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一直是十分尖锐的。落后的女真贵族,为了维护他们的特权统治,顽固地坚持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1229年窝阔台即大汗位。次年就用成吉思汗遗策,与拖雷分两路伐金。窝阔台自山西南下,破河中(今山西蒲州),由白坡渡黄河,与假道于宋,大破金师于三峰山的拖雷会合北还,而留老将速不台围困南京。1233年金哀宗弃南京亡走归德,复奔蔡州(今河南汝阳县)。蒙古军约会南宋合围蔡州。1234年正月,城破,金亡。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看课本,看一看元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学生回答]灭金后,蒙古对南宋形成了包围之势。后来,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教师引导]忽必烈即汗位后,随后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详细内容。

  [板书]2.南宋的灭亡和文天祥抗元

  [投影显示]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教师讲解]

  同学们,这首诗是南宋抗元派将领文天祥所写。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他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中状元后,他又改字宋瑞,后号文山。历任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等职。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於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纳土,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於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许多艰难险阻,於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辗转到达福州,被宋端宗封为右丞相。1278年,文天祥在抗元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兵败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杀未遂,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於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

  南宋灭亡后,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软禁在会同馆,决心劝降文天祥。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狱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强忍痛苦,写出了不少诗篇。《指南后录》第三卷、《正气歌》等气壮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狱中写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世祖问议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谁是贤能?”群臣回答:“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於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显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旧友立即向文天祥通报了此事,并劝说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绝。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於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口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於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文天祥的《正气歌》:

  [投影显示]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礡,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在读的时候体会到文天祥的高尚精神和节操。教师在学生读完之后要把诗里面的一些典故讲清楚。)

  [教师过渡]南宋灭亡以后,元朝的形势稳定下来,在经济方面和对外交往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下面我们就这些问题来了解元朝的经济状况。

  [板书]3.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课本上关于元朝经济的内容看一下,了解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看完之后请复述主要内容。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1)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农场。

  (2)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3)为便利南粮北运,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

  (4)元朝的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中外交往也很频繁。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元朝的运河图说出元朝两段新运河的名称和起止点,说出元朝海运的起止点。

  [投影显示]

  [学生回答]元朝的两段新运河是指由山东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和由通州到大都的通惠河。元朝的海运是由长江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再运往大都。

  [教师引导]同学们,由元朝的运河能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

  生甲:由元朝的运河想到了隋朝的大运河,隋朝的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达余杭。由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组成。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隋朝大运河的修通,加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南北经济沟通。

  生乙:元朝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粮北运,促进了南北经济沟通。

  生丙:运河开通以后,运河两岸的经济会受到带动,加速发展。

  生丁:南粮北运的加强,证明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

  [教师引导]关于元朝的对外交往,我们来看一下马可•波罗的情况。

  [投影显示]

  中意友好使者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人,他在他的游记中以100多章的篇幅,记载了我国40多处的城市地方,对当时中国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作了详细描述。因此,马可•波罗被誉为“中世纪的伟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上的友好使者。

  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是一个古老的商业城市。他家祖辈也是世代经商,1271年,年轻的马可•波罗以意大利威尼斯商人的身份,怀着了解东方的心情,踏上了东行之途。1275年夏,抵达元代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西北)。以后马可•波罗等人到达大都,并居住10多年。

  马可•波罗到达大都时已经21岁,风华正茂,由父亲和叔父带着觐见忽必烈大汗。忽必烈在和马可•波罗的接触中,发现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因此对他很器重,几次安排他到国内各地和一些邻近国家,进行游览和访问。根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出访过云南,他还去过江南一带,他的游记里有淮安、宝应、高邮、泰州、扬州、南京、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城市的记载,其中在扬州他还担任官职3年。此外,马可•波罗还奉使访问过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等国。1295年回到了离别20余年的家乡威尼斯。不久,一部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或称《东方见闻录》就诞生了。我国学者根据不同版本也翻译过7种,其中1935年冯承钧将法人沙海昂的注本翻译过来译名为《马可•波罗行纪》,在中国流行较广。

  马可•波罗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叙述中国为主的《行纪》第二卷共82章,在全书中分量很大。在这卷中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忽必烈和北京的描述。

  在《行纪》的第二卷,还对杭州有详细的记述。书中称杭州为“行在”、“天城”,称苏州为“地城”。“行在”是南宋时代对杭州的一般称呼,指皇帝行幸所在的地方;而“天城”“地城”,也就是我国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一种译称。对于号称天堂的杭州,马可•波罗更是赞不绝口,《行纪》里记载杭州人烟稠密,房屋达160万所,商业发达,说“城中有大市10所,沿街小市无数”。并说杭州人对来贸易之外人很亲切,“待遇周到,辅助及劝导,尽其所能”;又讲到杭州市容整齐清洁,街道都用石铺筑;人民讲究卫生,全城到处有冷热澡堂,以供沐浴之用,户口登记严密,人口统计清楚,对西湖的美丽和游览设施,书中更有详细的记述,马可•波罗称赞“行在城所供给之快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由于他对杭州特别赞赏,所以几次来到这里游览。

  在《马可•波罗行纪》中,还有专门的篇章谈元代通行的纸钞和中国使用已久之煤。马可•波罗记述忽必烈在京城设有造币局,先以桑树皮制造纸张,然后以它制印纸币,这种纸币不但通行国内,就是在和外商贸易中也有流通。他还说到在中国北方亲自见到“有一种黑石,采自山中,如同脉络,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且较薪为优”。毫无疑问,这是说的我国境内蕴藏丰富的煤炭,其实我国以煤作为燃料,早在汉代便已经开始。马可•波罗在这时还当作“奇异事物”来记述,说明欧洲在13世纪用煤还不普遍,而中国在元代则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中国古代的朝代中,实现大统一的有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结束分裂局面的有秦、西晋、隋、元四个朝代,在这四个朝代中,元朝的疆域最大,那么,元朝的疆域包括了哪些地方?元朝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治理?这是我们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4.元朝的行省制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上关于行省制度的一段描写,找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具体内容、作用等。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其具体内容为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另外,元朝还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投影显示]

  [教师提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

  生甲:巩固了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管辖。

  生乙: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大大加强。

  生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生丁:加强了对西藏和中国台湾的管辖,密切了这些地方和内地的关系。

  ……

  [教师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回答问题时提到了民族融合,确实是这样,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中华民族大家庭进一步形成,仅就这一点来说,元朝的历史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共同来学习。

  [板书]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教师引导]请大家在课本上找出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

  [学生回答]1.元朝时候,许多汉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2.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3.原来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已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4.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教师引导]民族融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学生在回答时,教师用简明的板书表现出来:民族融合的表现:1.汉族外迁边疆;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4.回族的形成。

  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布置作业]

  一、选择题

  1.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2.成吉思汗死后至忽必烈继承汗位之前,蒙古灭亡的政权有

  ①金  ②西夏  ③南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3.元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1260年       b.1271年

  c.1276年       d.1279年

  4.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a.唐         b.元

  c.明         d.清

  5.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鹘         b.藏族

  c.蒙古        d.回族

  答案:1.b  2.b  3.c  4.b  5.d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______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政权建立。

  2._______________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_______________。忽必烈就是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朝以来,就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_______________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区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_______________族。

  4.元世祖时开凿了_______________河和通惠河。这使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漕运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_______________。

  5.元朝时的海运从长江口的_______________出发,经_______________、渤海到达_______________,再转往大都。

  6.元朝时来中国的外国人里,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______。他在_______________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记述他在东方见闻的《                    》描述了大都、杭州等城市的繁荣。

  答案:1.1206  铁木真 

  2.1271  大都  元世祖 

  3.唐朝  波斯  回 

  4.会通河  大都

  5.刘家港  黄海  直沽 

  6.马可•波罗  元世祖  《马可•波罗行纪》

  板书设计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活动与探究

  1.故事会:搜集有关文天祥的故事,在班里交流。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组织历史课外活动小组,去寻访有关文天祥的历史遗迹。

  2.辩论会:文天祥抗元是否值得肯定。

  正方论点:文天祥抗元值得肯定,有抗击民族征服的意义

  反方论点:文天祥抗元不值得肯定,影响了元朝统一的进程

  (具体要求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6

  【课程导入】

  你知道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是谁吗?他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首领?这个民族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与汉族的生活习惯有何不同?

  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写的?你能说说他的事迹吗?

  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元朝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在政治上实行何种制度?

  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是在元朝时形成的。你能说出这个民族的名称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历史,感受一下蒙古族的兴衰及其为中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一住就是17年。他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东方世界。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你知道元朝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吗?

  2.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继续领导抗元斗争,不幸兵败被俘,壮烈牺牲,实现了自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诺言。请有感情地朗读《过零丁洋》一诗,并与同学讨论:我们应该从文天祥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为加强对广阔地区的管辖,元政府实行了什么制度?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回鹘     b.藏族     c.蒙古族       d.回族

  二、读图题

  (1)此图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2)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政治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资料:】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对蒙古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不愧是蒙古族的骄傲。随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向南、向西扩张,兵锋最远抵达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地跨欧亚的蒙古大汗国,使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扩大,超出以往任何王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先后灭了金和西夏,为忽必烈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用“一代天骄”称呼成吉思汗是名副其实的。

  然而,成吉思汗的一生,又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战斗的一生,确实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三次西征中,蒙古大军所向披靡,占领了大片区域,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蒙古帝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却只是一个依靠军事力量来维系的政治联合体。境内被征服的民族繁多而庞杂,其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社会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相对于征服者而言,蒙古人作为管理者显得经验不足。不久,蒙古帝国四分五裂,被征服的大部分地区也纷纷独立。

  

  应知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内外人口繁多,有若干城门即有若干附郭。此十二大郭之中,人口较之城内更众。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所以城内外皆有华屋巨室,而数众之显贵邸舍尚未计焉……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盖各人自各地携物而至,或以献君主,或以献宫廷,或以供此广大之城市,或以献众多之男爵骑尉,或以供屯驻附近之大军。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用此丝制作不少金锦绸绢,及其他数种物品。……

  此汗八里城之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

  ──《马可·波罗行纪》

  【思维拓展】

  元朝是北方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王朝,在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你能谈谈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几个阶段吗?民族融合的方式又有哪些?元朝民族融合的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7

  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强调其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兰教)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8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案       

  姓名:     班级:

  科目:初一历史 课型:新授   执笔:    审核:       时间:

  一、明确目标:

  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的重农措施及新开运河、中外交往,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文天祥的抗元事迹,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民族融合发展的表现

  二、前置自学

  1、 12世纪时,蒙古族受到        的奴役控制。蒙古族杰出的首领         ,经过多年征战统一了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             ,标志着蒙古国的建立。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         和           ,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3、       继承汗位后,于       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

  4、          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         ,皇帝投降,南宋灭亡;元军进攻南宋时,大臣        积极抵抗,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其名言:

  5、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            来到中国,他写的                 , 描绘了元大都的繁华。

  6 、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时在中央设           ,在地方设           ,简称“行省”。        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还加强了对         (今中国台湾)的管辖。

  7、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

  三、交流展示

  四、 合作探究:

  1、图中,人物是谁?主要事迹有哪些?

  2、元朝时民族融合有哪些发展?有何影响?

  五、达标拓展

  1. 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的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铁木真 d.忽必烈

  2.下列政权中,被蒙古和元朝灭亡的有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南宋

  a.①② ③    b.②③④   c. ② ③  d.③④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名诗:a.岳 飞 b.韩世忠c.文天祥d.寇准

  5. 下列各项中,属于图中人物的 业绩是: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  b.定国号为元   c.灭亡金   d.灭亡南宋

  6. 元朝建立的者是:  a.阿骨打   b.阿保机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7.元朝时开始形成的新民族是:     a.蒙古  b .回纥 c.女真d.回族

  8. 元朝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统一中国  b.疏通运河   c.民族融合d.行省制度

  9.下列不是元世祖重视农业的表现是:

  a.户数增加和田地开垦最多b.兴修水利c.推广植棉 d.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

  10. 是谁结束了12世纪时蒙古高 原各部“没有逃避地方,只有 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 局面: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文天祥    d.阿保机

  ☆:智力大比拼:

  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将课文最后两段内容说出来?

  ◇ 本课错题: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9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案

  一、选择题

  1.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是

  a.元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120 6年,我国土地上并立的政权主要有

  a.北宋、辽、夏、金      b.南宋、辽、夏金

  c.南宋、西夏、金元     d.南宋、西夏、金、蒙古

  3.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鲜卑族

  4.元朝漕运、海运的交汇处是:    (    )

  a. 杭州      b. 刘家港     c. 大都    d. 直沽

  5. 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 朝代不包括: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宋朝

  二、简答题: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请你说说成吉思 汗的历史贡献是什么?谈谈你对这段词的理解。

  2、如何理解“行省制度”

  【基础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c  5.d

  二、简答题:

  1、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贡献是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来源:学#科#网]

  2、施行行省制度的目的是对元朝空前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内容有:①中央设中 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②地方设行中书省,是中书省派出管辖11个行省的机构。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中央设宣政院进行管理。④澎 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行省制度的作用:它是秦 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明清及后来政治制度 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10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元朝民族融合的讲述,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外交往频繁。元朝的历史地位应予肯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

  难点:“行省制度”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准备相关故事

  老师:找影视或歌曲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引子:

  方法一:欣赏歌曲《草原风情》,提问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提到蒙古族你首先想到什么?

  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他们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从而导入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方法二:诗歌导入,向学生展示《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朴的北方民歌,把我们带到了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勤劳勇敢的蒙古族是如何兴起的呢?由此导入新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正文: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方法一:可以将这两目的内容串连起来讲,抓住三个年代、三个历史人物以及三件大事,以次为中心,让学生讲故事,朗读诗歌《过零丁洋》、《正气歌》,扮演短剧等,最后老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

  三个年代:12XX年   1271年    1276年

  三个人物:成吉思汗    忽必烈    文天祥

  三件大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忽必烈建立元朝    行省制度的建立

  方法二:从书中“动脑筋”入手,展示一段话:“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然后提问: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局面?(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那么当时的人们最渴望什么?(渴望统一,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想要完成统一,必须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力量来领导,还应有一位强有力的核心人物,这位时势造就的英雄人物就是——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教师可以找相关的影象资料或图片资料,然后围绕成吉思汗的主要业绩来讲蒙古的统一与元朝的建立

  讲述行省制度时,教师可以制作相关课件,用简易地图变换的形式,将元朝的疆域与汉、唐版图进行比较,从而表达元朝疆域空前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实施行省的目的。

  (三)民族融合的发展

  小结:在学习元朝统一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中国封建社会的几次大一统局面(秦汉、西晋的短暂统一、隋统一南北朝、元朝建国),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以及元朝的历史地位。

  评价策略

  凡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均给予表扬,平时分+10

  凡上课积极思考发言的学生均给予表扬,平时分+10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11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强调其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兰教)

  五、小结(略)

  六、作业:课后作业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12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学案

  一、情景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给我们描述的天堂是什么样子?在蒙古草原上生活着那个少数民族?

  二、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1、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忽必烈建立元朝、水陆交通的发展、中外交往等基本史实际。

  2、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目的、内容和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概括元朝在历史上的贡献。

  3、探讨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学习难点:行省制度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66—67页回答:

  ⑴ 蒙古族生活在(         )上,(    )统一蒙古。(      )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     ),建立蒙古国。

  ⑵ 思考题:成吉思汗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可组内讨论)

  ⑶(    )年 (    )建立元朝,次年定都(   )即今(    )     

  ⑷ 简述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2、阅读课本68—69页

  ⑴元朝的水路运输有哪两种方式?你能描述下运输的路线吗?

  ⑵读69页地图,了解元朝的疆域,元朝政府是怎样对全国进行有郊管辖的?

  ⑶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①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③黄河流域的 (  )、(  )与汉族融合④新的民族——(  )形成。

  四、自我展示 质疑解难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你认为毛泽东的评价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

  2、元朝在历史上有哪些贡献?

  3、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什么作用?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4、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五、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1、盘点:学完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对上好这节课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2、拓展提升:

  ① 三个时间:    年、     年、     年

  ②三个人物:      、        、     。

  ③ 四件大事:①统一蒙古②建立元朝③行省制度④民族融合

  六、达标测试 巩固提高

  1、下列各项活动属于成吉思汗业绩的是①统一蒙古②建立蒙古政权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④定国号为元(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历史人物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赵匡胤   b、元昊    c、铁木真   d、忽必烈

  3、元朝商业繁荣,其中国际性商业大都市是( )

  a、长安     b、泉州    c、大都    d、杭州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5、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是在( )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元朝

  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元朝时形成的一个人新民族是( )

  7、“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8、元朝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b、方便皇帝南下游玩c、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d、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9、读课本第4、68页两幅运河图,回答:

  ⑴这两幅图分别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的什么工程?

  ⑵68页图对4页图做了哪些改进?

  ⑶两朝开通运河的目的各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13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蒙古国及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经济发展、行省制度的建立及对边疆的管理等知识点。

  2、 理解回族的形成和民族融合的表现及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 忽必烈建立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

  【自主学习】(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㈠.阅读教材66页-67页,第一标题“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完成学案

  1.蒙古的兴起:我国北方       高原上,居住着许多游牧部落。     世纪时,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到     朝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

  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①成吉思汗,名叫          ,是一个部落的首领。②成吉思汗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他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统一        。

  3.蒙古政权的建立:      年,      贵族召开大会,推举         为大汗,尊称他为         ,        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           的局面。

  ㈡.阅读教材67页-69页,第二标题“忽必烈建立元朝”完成学案

  1.蒙古政权的扩展:          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     和     ,对      形成包围之势。

  2.元朝建立:        即汗位,于        年定国号为     ,建立    政权,次年定都       。          就是元世祖。

  3.南宋的灭亡:         年,南宋灭亡。

  4.        继续抗元,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5.元朝的社会经济:元世祖重视        ,治理       ;下令开凿运河         和

  ,还开辟了      ;元大都繁荣,中外交往频繁,意大利旅行家      

  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荣。

  6.行省制度的建立:①目的: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        。②建立者:          。

  ③主要内容:在中央设        ,地方设          ,简称“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朝。

  7.对边疆的管辖:①加强对        的管辖;元政府在中央设        院,负责管理     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②加强对       的管辖。(今天的中国台湾)

  ㈢.阅读教材69页-70页,第三标题“民族融合的发展”完成学案

  1.前提:      朝统一全国。

  2.表现:①许多      人来到边疆。②边疆各族包括      族,大量迁入       和

  。③黄河流域的      、       等族同汉族融合了。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          。

  3.作用:    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      、        的发展与融合。

  【合作探究】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把要点提炼出来,帮助记忆,可以把本课内容归纳为三个年代、三个人物、三件大事。

  三个年代   

  三个人物   

  三件大事   

  ㈤.建构知识网

  统一蒙古(       年)

  统一              建立元朝(       年)

  统一全国(       年)

  经济:重视     

  巩固统治      民族                  形成

  政治:      制度

  【当堂检测】

  1.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回族最早生活在(     )

  a.宋朝    b.唐朝     c.元朝     d.隋朝

  3.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

  a.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b.民族间的交往

  c.经济的发展繁荣                  d.数民族大量内迁

  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⑴.20世纪之前,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很少有人可与图一人物相媲美。他是谁?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首领?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图一

  ⑵.图一人物去世后,其子孙是怎样逐步灭掉其他政权、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

  ⑶.图二是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⑷. 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政治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篇14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1、掌握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大都的繁荣、频繁的中外往来、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发展等基本史实。

  2、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行省制度          民族融合  

  【知识梳理】

  一、蒙古的统一

  统一蒙古,       年          被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形势:蒙古军队相继灭亡了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1)        年,          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        。           就是元世祖。

  (2)        年元军占领临安,          灭亡。后来统一全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抗元英雄           )

  2、元世祖时期的经济发展

  (1)重视发展农业,禁止圈占       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        种植;

  (2)为了                ,开凿两段新运河,使粮船从          直通          ;还开辟规模空前的           ,粮食运输逐步以            为主。

  (3)商业繁荣——大都

  元朝          ,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时来华,在《                》中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元朝——         制度

  1、目的:                             

  2、内容:元世祖在中央设           ,地方设              ,简称“         ”。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朝。)

  3、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中央设宣政院,        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4、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         (今中国台湾)。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表现

  ① 汉族人民开发边疆;      ② 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③ 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

  ④       族(信奉伊斯兰教)开始形成;

  (2)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                                  。

  【学习自测】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2、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      c.建立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

  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的内容与           有关。

  a.契丹族          b.党项族             c.女真族              d.蒙古族

  4、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正确是 ① 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 南宋灭亡  ③ 元朝建立④西夏,金灭亡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5、“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7、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到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从刘家港海运大米到直沽          d、到西藏经商受到驻藏大臣的热情接待

  8、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10、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课外阅读•蒙古军的西征】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开了大蒙古汗国的西征的第一幕。他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花刺子模国(位于今天的中亚地区),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基础。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孙子拔都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

  蒙古汗国军三次西征开疆拓土,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这四大汗国为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奠定了基础。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大,在地图的西、北两个方向上几乎难以描绘,远远胜过汉唐二朝。

  三次西征给被侵略的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畜牧业为生的蒙古人对农业和城市的破坏和摧毁是毫不吝啬的。花刺子模的玉龙杰赤变成泽国,马鲁绿洲变成荒芜地区,都是蒙古军决堤灌城的结果,成吉思汗更因一个孙子战死范延城下,便愤怒下令将该城彻底毁灭,变成一堆瓦砾,这些都使西域人一谈起蒙古军就为之色变。

  蒙古军三次西征,沟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把中国的发明,如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等传到西亚及欧洲等国;同时亦将西方的天文、医学、历算等传入中国。由此可见,蒙古军西征确实对中国史及世界史有极深远的影响。

  【反思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