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精选3篇)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精选3篇)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精选3篇)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篇1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观测。

  2、学会将数字处理加工成图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读气温曲线,根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颁图,说出世界气温的颁规律。

  4、学习利用图表分析地理问题,训练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5、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善于观察、敢于发现的品质。

  6、认识到学科间知识的迁移。

  教学准备:

  学生随堂练习资料、温度计、试验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和气温分布图。

  教学难点:

  理解气温变化规律和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每天都关注当天的天气情况,那么,每天的天气状况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学生回答)这个季节里,你们最想知道的是哪一项?

  一.气温与生活

  提问:请大家举出日常生活中与气温有关的例子?(学生讨论)

  过渡:气温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那么气温是如何测出的?

  阅读:课本p50页阅读材料(由1学生读)

  读图:图3.10,请读出一天中,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从图表中,你能观察出气温与时间的关系吗?你会用数学方法来计算该地的日平均气温吗?(小组合作完成)

  探究:既然能计算日均温,那么月均温、年均温会计算吗?(小组合作完成)

  过渡: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如何预报的?(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既然一天当中,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那么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测出来的气温是不是一样的?一年中呢?(由此得出结论,气温是变化的。)

  二.气温的变化

  提问:读图3.12、图3.13,你们能从这两幅图上看出一些什么信息,然后又能间接地得出一些什么信息呢?(学生讨论比较,老师也可地引导、提示)

  结论:图纵坐标都表示气温,横坐标都表示时间。(老师正好可引导生分别分析出若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了气温的年变化情况)

  问:一天中,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何时?一年中呢?图中的曲线形状?(都是中间向上隆起,呈波峰式)(当学生得出结论时,可趁势引导他们得出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

  间接结论:通过计算,可知道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就是日较差,一年中,月均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年较差。

  小结:这种用曲线的弯曲变化来反映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情况的图就是气温曲线图,它能更直观地反映出气温在一天或一年中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气温的分布情况。

  三.气温的分布

  读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这是一张什么图?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提问:世界的气温是怎么分布的呢?有什么规律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要先学会读等温线图。

  引导学生读图3.15,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等温线?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等高线有什么不同?

  2.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

  3.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

  4.等温线的稀疏与气温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5.在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

  引导学生读图中等温线,找出答案:1.等温线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纬线有什么关系?(生答)2.在图中找出北半球的20℃等温线,看看它的分布怎样?在经过陆地与海洋时,等温线是不是平直的?这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有什么?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气温分布?(学生答)3.在炎热的赤道附近的高山上,可不可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为什么?(学生答)

  小结:由此可知道,世界上气温的分布,会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气温的分布变得很复杂了。

  做一做:让生做一做书上53页的“活动”题,并进行讲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气温  摄氏度 ℃

  一、气温与我们      气温观测

  气温与我们日变化

  二、气温的变化

  年变化                    等温线与等温线分布图三、气温的分布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世界气温的分布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教学反思

  本节课据学生的知识进行重新处理,通过问题引出结论使整节课衔接严谨。使学生学会了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山上的气温,关心身边的科学,利用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阐明学习科学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道理。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篇2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要求1.能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3.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并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内容点析1.本节教材讲述气候的要素之一──气温,主要讲了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气温的时间变化和气温的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内容。本节教材与下一节教材一起,虽是对第一节有关天气知识的自然引申,更重要的是作为理解第四节有关气候知识的基础。因此,教材讲述气温与降水,内容指向更多的是气候而非天气。2.气温的概念在上一节已经作了解释,教材从生活出发,很快切入到平均气温的概念。因为一地的平均气温是理解该地气候特点的基础之一。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月平均气温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3.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教材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述,而是设计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思考气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材举了5个实例,分别说明气温与穿衣、饮食、住房、农作物、交通等的关系。4.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讲了日变化和年变化。图3.12和图3.13分别模式化地表示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大致趋势。由于气温日变化曲线的绘制取决于观测的次数,因而图3.12的曲线上没有标出对应横坐标时刻的气温点值。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午后2时左右)指的是地方时,而不是北京时间。5.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教材将这项要求安排成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该项技能。活动分两步,第一步给出实际的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步给出一实际气温资料,让学生参照活动第一步的气温曲线图,并根据具体要求,绘出气温曲线图。6.气温的空间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两方面。理解水平分布的关键是会阅读等温线图;理解垂直分布的关键是掌握气温的垂直递减规律。教材抓住这两点设计图解(图3.15和图3.16)和活动,既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气温空间分布的知识,也培养学生阅读等温线图和比较气温垂直差异的技能。教学建议【气温与生活】1 .本节开始,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中学习的气温概念。复习的方法可请一位同学表述对气温的理解,再请其他同学评论、补充。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温?可请一两位同学尝试描述当地的气温,从同学们描述中遇到的问题,引出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概念。2.读图3.10让学生理解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与日平均气温类似,但所不同的是,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而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分别是一月内各日和一年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尝试怎样求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再结合具体困难讲述具体方法。3.《气温的观测》作为阅读材料,只让学生作一般了解,不作教学要求。材料中提到的一天中气温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并非统一规定。4.“气温与生产、生活关系”的活动,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请同学们分别总结各资料反映的是气温与生产和生活的哪一方面的关系。第二步,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见所闻,分别就每一方面再补充一例。第三步,请同学们在教材给出的几方面外,再思考并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活动其他方面的关系。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和在多方面事例的学习中,加深对气温的认识和体验。【气温的变化】1.气温时间变化的教学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图3.12和图3.13进行。两图的阅读都要引导学生注意曲线的变化规律、最高值、最低值和日(年)较差。图3.12上日最高气温约31 ℃,最低气温约24.5 ℃,日较差约6.5 ℃。图3.13上月平均最高气温约24 ℃,最低气温约-6 ℃,年较差约30 ℃。月平均气温在大陆和海洋上的差异,只要求学生知道结论,不需要讲解原因。2.阅读气温曲线图的活动,可按教材要求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阅读图3.14。(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数值约为22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数值约为1.5 ℃;(3)气温年较差为20.5 ℃;(4)该地气温夏热冬凉,年较差大,四季分明。此外,可补充问题: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现什么样的形状?进而说明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峰式,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这是判读气温曲线图的要领之一。3.根据表3.1画气温曲线图,除按教材中的要求和步骤外,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图幅的大小。第二,把握纵坐标的温度差,温度差太大或太小都不易画图。第三,将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在图上,最好先就相应的月份和气温值画一条十字交叉线,然后在交叉点处标上点。第四,画曲线时,既要使曲线平滑,也要使曲线通过每个点的中间。【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与等高线图类似。因此,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等高线图阅读的要领,然后对应读图3.15。读图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等温线闭合的,要么是高温中心,要么是低温中心,具体由闭合中心气温的高低决定。第二,等温线疏密与水平方向上的气温差别:密集的地方温差大,稀疏的地方温差小。第三,等温线凹、凸处气温的高低。第四,相邻两条等温线的温差。2.图3.15是简化的模式图,便于学生掌握以上读图要领。接着应引导学生读图3.17(活动1),将刚学过的读图要领运用于实际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阅读之中。该活动答案:(1)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纬度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2)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完成教材中要求的读图任务后,再让学生从自己的读图经验中,总结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教学时需注意,对于一些地方等温线凹、凸的原因不必作解释,以免加大教学难度,但要会比较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自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增大,南半球等温线值逐渐减少。通过等温线的分布判断所在区域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读图能力。3.气温垂直递减率需要学生记住。教学时先讲述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然后引导学生做活动2。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并向同学们宣讲,可加深对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记忆。教学时需要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就同一地点而言的。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篇3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气温特点是具有短时间的多变的。现实生活中,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厉害关系不胜枚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气温变化与分布规律,就可以趋利避害,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气温与生活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关心就是一天中的气温,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多少等。   

  1、天气的观测

  (1)工具:温度计

  (2)表示方法:℃,读作“摄氏度”

  (3)次数:一天4次(8时、14时、20时、2时)

  2、气温的计算

  (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4段相加再除以4)。

  (2)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3)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活动:p50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

  (1)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如图3。12最高气温约为30℃,最低气温约为24℃,则气温日较差是6℃,说明该地气温日变化不大。

  2、气温年变化与气温年较差

  (1)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 7月 1月 1月 7月

  海洋 8月 2月 2月 8月

  (2)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如图3。13月最高气温为27℃,月最低气温为-5℃,则气温年较差为32℃(注意:27-(-5)=27+5=32,而不是 27+(-5)=22),说明该地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

  三、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练习

  1、p53活动

  (1)随纬度上升,温度下降;(2)南北回归线之间。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d)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3、读下列某地月平均气温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3 21.6 14.3 5.6 -6.7 -16.8

  (1)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为(c)

  a.北半球热带b.南半球热带c.北半球的陆地上d.南半球的海洋上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d)

  a.20.1   b.23.3   c.16.8   d.43.4

  (3)该地区的夏季包括的月份是(b)

  a.12、1、2    b.6、7、8    c.9、10、11   d.3、4、5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c)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

  5、试分析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所蕴函的地理原理。

  答案:由于山地区域海拔较高,山地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气温低,所以当气温较高的平原地区各地植物的花期过后,山地的寺庙里桃花才盛开,可见地势的高低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

  6、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

  ①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②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2)等温线图的判图

  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a.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

  b.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c.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d.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的高低。如图3.2-12,同纬度上的a、b两点,a点气温小于10℃,b点气温大于10℃,可知在这一纬度,海洋平均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3)从等温线的排列状况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图3.2-12,由于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结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可知这是北半球。

  (4)若陆上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月份应是1月份前后几个月,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如图3.2-12)。若陆上等温线向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月份为7月份前后,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

  7.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d)

  a.30℃   b.18℃   c.20℃   d.25℃

  8.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b)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9.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c)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10.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11、“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2、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高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13、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

  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

  c.昆明四季如春      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14.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15.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16.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b.气温月较差c.气温年较差d.气温季较差

  17.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在热带海洋上

  b.最高气温在热带岛屿上

  c.最高气温在23.5°n附近的撒哈拉地区

  d.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一样

  18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a、10℃  b、.9℃  c、.8℃  d、.7℃

  19.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

  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

  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c.某地七月的月平均气温和一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

  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陆地受热快、放热慢,海洋受热慢,放热快

  d.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比平原地区的气温低

  2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北京冬冷夏热

  b.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多雨

  c.两极地区全年寒冷干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2.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23、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为

  a.全年炎热干燥  b.冬冷夏热  c.长冬无夏  d.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