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通用3篇)
经济文化 篇1
三、
(1)、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家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
我国农业的差异:①东西差异——界线: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分布着我国的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原因: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种植业,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另一方面要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等条件。它需要的是多种自然条件的组合。某一地区,即使其它自然条件都很优越,但只要一个自然因素不适宜,都会成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西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势高峻,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业小而分散,以畜牧业为主。东部是湿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平原大部分分布在东部,水、热、土配合良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类型多样。
②南北差异——界线:秦岭——淮河 原因分析:北方降水比南方少,雨季短,水资源短缺。 熟制原因:由于南北的热量差异 例:p101活动1、2
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例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适合发展耕作业,例如长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优越;②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③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④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渔业。
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例:p103活动1、2、3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发展
现状 发展成就 举世瞩目:产量、位次、生产能力等
面临挑战 问题严重: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发展方向与对策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②建立商品粮基地
③科技兴农
例:p106、107活动1、2、3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对原材料加工再加工,如汽车生产:开采铁矿→冶炼钢铁→生产汽车 工业生产特点:阶段性、关联性、计划性
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所用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的生产而非盲目生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他是国家经济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农业、建筑、科研、军事等部门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国工业的分布:①我国工业东部沿海、长江沿岸地区多,广大的西部地区少;②我国工业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如北京、天津、广州等;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如兰州、包头、西安、郑州、济南等;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全理分布工业:①辽中南地区:资源配置好、交通便利,以重工业为主;②沪宁杭工业区:资源匮泛、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综合型工业;③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邻近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前店后厂”的外向型经济;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例:111、112活动1——4
高新技术产业的涵义: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
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商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①发展:起步晚,发展迅猛;②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③地区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沿边——贸易导向型,内陆——国防军工 p115 活动1、2
(3) 交通运输: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牲畜、地铁、管道等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运输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连接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为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联系,都应首发发展交通运输。
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原因:我国人口的东多西少,矿产资源的北煤南磷,家产品的南稻北麦,都向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地形上,东部大分地区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修路成本高。
铁路线 联系 命名法 类似线
京沪线 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是上海的简称 用起止点城市命名 哈大线、成昆线
湘黔线 湘是湖南简称,黔是贵州简称 以起止点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 浙赣线、青青藏线
兰新线 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以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简称命名 陇海线
南疆线 南疆为新疆南部 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 北疆线
命名规律:①从北京出发,“京”在前面;②南北走向,北前南后;③东西走向,东前西后。
我国铁路网的骨架,简称“三横五纵”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
2、京九线
3、京哈线——京广线
4、同蒲线(大同—孟塬)——太焦线——焦柳线
5、包兰线——宝中级(宝鸡—中卫)——宝成线——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 6、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
7、陇海线——兰新线
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特点
优点 缺点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 运量最小,费用最高
铁路运输 速度快、费用低、运量大、连续性好 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水路运输 费用最低、运量最大 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需要考虑的因素有):货物本身性质及运货量、运输距离、目的地位置、运输工具的特点等。
经济文化 篇2
【复习旧知】
课前预备铃声响起后两分钟,由科代表带领全班同学齐读《历史指导丛书同步训练》第45页上一课“知识建构”,教师强化复习提问:
师:上一课中所学,建立的两个政权的名称及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有何不同?
生1: 明朝 朱元璋,清朝 皇太极
生2: 一个是汉族建立的,一个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生3:建立者一个是农民领袖,一个是满族贵族。
师:明清政治有何特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4:特色: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内容:①废丞相,权分六部;②设内阁;③建立厂卫制度;④设军机处;⑤八股取士;⑥大兴文字狱。
点评:历史学科学生学习的时间少,课后的复习基本上落实不到位,因此,利用课前的时间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复习还要加强,这样才能巩固所学知识,为新课学习打基础。
师:明清时期在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是一特色,明清的外交又如何?(板书课题)
【导入新课】
师:XX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开赴索马里护航。事件本身,引起国际主流媒体高度关注,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美国《新闻周刊》都将中国海军的这次行动,比作“郑和舰队剿海盗”。这是怎么回事?下面请宁先会同学:讲“郑和擒海盗王”的故事。
点评: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成功。课堂紧扣现实问题,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并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历史味浓。
【课前小热身】
师:听完故事,同学们很想了解“郑和下西洋”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6~69页,勾画要点,完成丛书第49页的“知识建构”填空。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要点,完成“知识建构”
学生分小组交流,矫正“知识建构”完成情况。(组内合作、互助)
点评:新课教学前的预习,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兵教兵”的新课程理念。在操作中,有方法指导、有具体要求,有独立思考,也有合作学习。并且,充分地利用了《练习册》。
师:同学们对“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已有大致的了解,还想知道更多更详细的内容吗?
【知识梳理】
一、奉命出使(背景)
师:郑和奉谁之命而出使?
生(众):明成祖(板书)
师:明成祖为什么让郑和下西洋?也就是出使的目的是什么?
生(众):宣扬国威,加强海外联系(板书)
二、七下西洋(经过)
师:郑和一共几次下西洋?
生(众):七次(板书)
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什么时候?出发地点在哪?
生(众):14XX年;刘家港(板书)
师:说说郑和船队到达最远到达哪里?
生(众):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板书)
三、世界壮举(意义)
这是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画面表现的是郑和以及其下西洋时到达占城、古里等国受到人民欢迎的情景。
师:看教材,找找郑和下西洋历史意义有哪些关键词?可同桌交流
学生最后商定有这些:30多个国家 早半个多世纪 世界壮举 航海家
四、开发南洋
师:郑和下西洋带着几许遗憾结束了,但他的远航促进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那么,中国人早在什么时候就有人到南洋谋生了呢?
生5:唐朝(板书)
师:唐朝时,武则天重用酷吏,滥杀无辜,为了避难,不少人逃到南洋。之后,到南洋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那么,华侨为开发南洋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生6: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在那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为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点评:这一板块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落实基础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记住基础知识点。
【重、难点突破】
1.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
师:请同学们在教材p67“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上找到“刘家港”。(并帮助学生明确西洋与南洋的地理位置,强调图上“浡泥”就是“加里曼丹岛”)请同学们用手中笔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学生在教材p67图上描线。
师:请同学们绘制“郑和航海图”简易示图(给出提示:选四至五个重要地点,要有出发点和终点,用箭头相连)
两生在黑板上演示,其余学生在自己教材上完成。
点评: 这一环节设计得较好。重走“郑和下西洋”之路,感受郑和船队之艰辛,渗透情感教育;感知郑和下西洋到达许多地区,是一次了不起的航行;通过描线,培养学生识图、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简易示图,培养学生将地图信息转化为文本叙述的表达能力。
师:点评学生完成的情况,再次强调最远到达的地区。总结: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与亚非30多个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与之建立了友好关系。(引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感悟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教师展示“郑和远航与哥伦布远航比较表”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比较结果
地区 西洋 美洲
航 海 情 况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XX年
次数 7次 4次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船共计200多艘) 17艘
船只大小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船长24.5米,宽6米
到达范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师:请同学们分析比较结果。
生7:时间早;人数多;次数多;船数多,船体大,范围广。
师: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郑和远航具有以下特征:时间早、规模大、范围广(板书)。所以郑和的远航比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点评:这一问题设计较成功。一改过去要求学生背教材中结论的枯燥的接受式学习方法,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达成课程目标之“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提供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延伸拓展】
3.郑和七下西洋的遗憾与启迪
师:郑和远航是了不起的行动,但却后继无人。郑和远航的壮举为什么在7次之后就不再也没能继续了呢?
展示材料,提醒学生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下西洋的费用方面去思考。
材料一: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加强与海外联系,并宣扬国威,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川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材料二“支费浩繁,库藏为虚” ,是终止下西洋的直接原因。永乐年间,新建和改建了约二千艘海船。这些船只主要用于下西洋。其中每只宝船造价约需五、六千银两。此外,还要加上各种赏赐品的费用。据说大约花了六百万银两。而直至明中叶时,财政每年税收不过三百余万两。如此宣扬国威的收获之一,是朝贡使臣大量涌至。永乐年间,每年来贡的外国使团平均七个。在第六下西洋回朝时,竟有十六国遣使臣一千二百人同时来朝!对这些外邦朝贡者,按规矩还要赏赐。明成祖曾说:“朝廷取四夷,当怀之以恩。今后朝贡者,悉以品级赐赍,更加厚不为过也。” 以上还没有计算生还者要赏赐;死去的大约一万人则要抚恤。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这些壮举只好中止。
——毛佩奇《郑和下西洋》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郑和下西洋半途而废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当今的改革开放,你有何启示?
生8:郑和远航是为加强海外联系,不是去发展经济。
师:对的,郑和的远航是政治目的,与哥伦布航行的海外扩张的经济目的有本质的不同。
生9:由于下西洋的开支巨大,导致明朝国库空虚,下西洋被迫终止。
师:也就是说:从商业角度看,下西洋并没有给明朝带来多大的实际利益,这样的对外开放对明朝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而现在的中国也实施对外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那么,明朝前期的对外开放与中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差别呢?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
师:明朝前期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为了炫耀自己,主要是“走出去”,而我们现在的对外开放,不但是“走出去”了,更重要的是“引进来”了。我们引进了外国先进的经验、管理、技术等等,为我们自己的发展服务,从而推动了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尚且要注意学习他国的先进之处,那我们个人呢?
生10:我们应该多向他人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促进我们自己的成长。
点评:本课设计这一环节在评课中,老师们产生分歧,有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课标和教材都没有要求。我们请吴老师作了设计说明。确实,这一环节是这堂课的亮点之一:改变了“教教材”的旧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提供材料去思考,结合现实去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去思考。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史学观,感悟“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课堂小结】
师:本课第三部分内容“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1:我学到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生12:我为我国古代的壮举感到自豪。
生13: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多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点,这样才能让自己发展得更好。
生众:齐读本课丛书“知识建构”。
点评:课堂小结有新意,由学生来完成:说说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感受的情怀、所领悟的道理。
【课堂大练兵】
完成《指导丛书》第50~51页的选择题、列举题和材料题
点评: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作业的方式,课堂上完成作业,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即时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符合初中历史目前的教学现状(学生不愿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历史学习中)。
【课外活动】
有兴趣的同学可根据以下三题,任选一题。
1、利用课余时间,观看电视剧《郑和下西洋》。
2、收集资料,介绍郑和生平。
3、收集资料,介绍一位你了解的南洋华侨名人。
点评:这是有创意、有趣味、开放性的练习题,可以满足部分有兴趣的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打基础。
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没有绘制过地图,所以学生在绘制“郑和航海图”时无从下手,要么把教材上的地名都写上,要么把起点与终点混为一谈,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把这些地名联系起来。所以课堂上有必要提示学生如何绘制地图,这样,效果就要好一些了。这说明:在教学时,应多教给学生方法,多在方法上加以指点,最终让学生“会学”。
2、国人多对“郑和下西洋”大加赞许,但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为已用。所以设计了“延伸拓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怀疑”,古今对比、古为今用、学为已用。虽然引用的观点在学术上尚有争议,但从教学效果看,升华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当然,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要多加指导。
总评:吴德飞老师上的这堂课是初一、初二教研活动上的研究课,是一堂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常态课。课后老师评价较高:是一堂高质量的历史课。本堂课体现了初中历史课的完整教学:从旧知复习—情境创设—课前预习—新课教学—课堂作业—课后拓展六个环节一气呵成;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用教材教”“最近发展区”等;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学科能力的培养:知识点的记忆、知识结构构建、读图能力、读史能力等;课堂历史味浓:以古思今、读史论史、论从史出、辩证唯物主义史观等;课堂参与性、趣味性强:讲讲历史故事、画画路线图、填填表格、读读材料、想想后果等;充分利用教材、学案、练习册的示范:怎样挖掘教材的价值?学案不在学生手中怎么办?学生拥有的练习册如何在课堂上利用?为如何使用学案教学作示范。不足:课堂超时完成,看来学生学习历史全部放在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各个环节。总的说来,还很不错,难怪课后老师说:原来历史课也可上得这样轻松、有趣、有味。
经济文化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郑和下西洋、外国贡使制度、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基本情况,了解明清时期中国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来往路线的大致情况。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弄清西洋的概念,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并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情感与态度:郑和下西洋是我国航海世上的壮举,对促进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认识外国贡使制度是明朝大国至上的一种反映。认识利玛窦等人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教,为了便于传教也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二、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明朝早期,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相对活跃和频繁,其中,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外国贡使制度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郑和下西洋:
提出问题,学生看书,师生共同解决:
1、“西洋”指哪里?(学生看课本注释)明朝时,将今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统称为西洋;南海东部及其附近诸岛,通称为为东洋。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我国的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应用于航海事业等,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
4、谁能介绍一下郑和的生平?(学生概述)
5、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航线、规模、意义。
6、根据课文内容和宝船模型,就郑和下西洋的基本概况归纳制作一个表格。
7、教师提供欧洲新航路开辟时哥伦布等远航的情况,与郑和远航对比,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附: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远洋航行
《三》、外国贡使:
1、外国贡使制度有什么特点?(师生归纳)一是以外国朝贡,中国回赐的方式进行。二是对海外诸国朝贡严格限制,如发放贡舶“勘合”凭证,规定朝贡期限、贡舶停港、贡货贡员及贡使进京的路线,手续极其烦琐等。三是明朝回赐远远超出所接受的贡物,并对贡使附载商货的超值收购。
2、外国贡使制度的衰落与评价:衰落原因:超值回赐与超值收购,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明中期以后逐渐衰败导致这一制度无法继续。评价:外国贡使制度实质是中国古代王朝大国至上观念的切实反映。能以外国贡使制度形式进行适当的贸易往来,对保持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是有益的,本着“怀柔远人”的精神,对加强与外国的正常外交关系也是有益的,但知识这是建立在巨额的经济支出前提之下的,不仅没有达到正常的贸易交往,而且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
《四》、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
1、传教士来华的目的:传教士是跟随殖民者之后来到中国的,对他们的活动要具体分析。他们为了在中国传教,采用了一系列有效的方式,同时传入西方科学知识,其中,利玛窦是典型的代表。(结合小字介绍利玛窦。
2、指导学生明确制定《大清时宪历》的相关情况:以明末徐光启主持修订的新历法为基础;这部历法的制定者是传教士汤若望等人;康熙帝予以承认和颁布。
3、学生看课本小字关于康熙的介绍,思考课本91页课外学史。
四、作业设计:
1、画出郑和下西洋盛况表,说说那些因素使我国的航海事业由辉煌逐渐走向衰落?
2、假如你是明朝统治者,对外国贡使你会采取那些措施?
3、西方传教士为什么来华?带来了那些影响?
五、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郑和下西洋、外国贡使、外国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的内容,反映了明朝和清朝初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兴盛到衰弱的过程。明代初期及明末清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尚能进行,其中,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中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一个高潮。而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总体上是封闭的,我们称之为闭关锁国。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出)
二、外国贡使(进)
三、外国传教士(进)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