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综合教案高一物理教案5.3 抛体运动的规律(精选2篇)

5.3 抛体运动的规律(精选2篇)


5.3 抛体运动的规律(精选2篇)

5.3 抛体运动的规律 篇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抛体运动的一般研究方法。

  2.掌握抛体运动的位置与速度。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能够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实例分析再次体会平抛运动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般抛体运动的研究体会分解与合成是处理复杂运动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上一节课的探究实验,平抛运动在两个方向各做什么运动?本节课从动力学的角度对平抛运动的规律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置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由于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水平方向做的是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物体没有初速度,但受到重力作用,所以物体在竖直方向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如果以水平方向为x轴,以竖直向下为y轴,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并从这一时刻开始计时,则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坐标为:x=vt (1)        (2) 

  二、平抛运动物体的轨迹

  由(1)(2)两式消去t可以得到 ,对于一个具体的平抛运动,v和g是常数,所以这是初中学过的抛物线方程,即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段抛物线。

  三、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

  根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规律,可以求出物体在任意时刻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x=v  vy=gt。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即合速度)可以按照勾股定理求得,由右图可得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四、斜抛运动

  1.两个分运动

  我们可以把斜向初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由于不受力,仍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做的是加速度为g的竖直上抛或竖直下抛运动。

  2.斜抛运动的位置

  我们以斜向上抛为例,与平抛类似建坐标系,如图。

  因为vx=vcosθ,vy=vsinθ。所以x=vcosθ•t

  3.斜抛运动的速度

  在任意时刻两个方向的速度分别为vx=vcosθ

  vy= vsinθ-gt  物体的实际速度(即合速度)为   方向根据两个分速度决定。

  【巩固练习】

  例1.课本的例2。

  例2.评价手册p43的例2。

  例3.把一物体从水平地面以与水平面成37o、大小为20m/s的速度斜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1)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2)物体被抛出多远(射程)?

  【补充练习】

  1.在用斜槽装置来描绘物体做平抛运动轨迹中,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释放,则各次相比相同的是(      )

  a。小球的初速度     b。小球的运动轨迹

  c。小球的下落时间    c。小球通过相同水平位移所用的时间

  2.炮台高出海面45m,水平射向一个以36km/h的速度沿射击方向逃离的敌舰,如果炮弹的出口速度是610m/s(不计阻力),问敌舰距我炮台多远时开炮才能命中?

  3.如图所示,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图像,此曲线上任意一点p(x,y)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轴上的a点,则a点的横坐标为(       )

  a。0.6x   b。0.5x  c。0.3x   d。无法确定

  4.物体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5.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o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o=5m/s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g=10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小球沿斜面运动,则 ,由此可求得落地时间t。

  6.如图所示,两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7o和53o,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         。

  7.如图所示,小球自楼梯的平台上以vo=1.5m/s的速度被水平踢出,所有阶梯的高度和宽度都是0.2m。问小球首先落在哪一级台阶上?

  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θ,长为l,上端一小球沿斜面水平方向以速度vo抛出,小球滑到底端时,水平方向位移多大?

  9.如图的所示 ,a、b两球之间用长6m的细线相连,将两球相隔0.8s先后从同一点以4.5m/s的初速水平抛出,则a球抛出后经多长时间a、b两球的连线可拉直?在这段时间内a球的位移为多大?

  10。图4—24中,a、b、c三球同时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a、b两球相距10m,且在同一竖直线上,a球做竖直下抛运动,b球做竖直上抛运动,c向a、b做平抛运动,5s后三球相遇.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三球的初速度大小;

  (2)开始运动时,b球与c球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

  (3)三球相遇点离b球出发点距离.(g取10m/s2)

  11。(*)如图所示,从a点以vo的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在离a点水平距离为l处有一堵高度为h的墙bc,要求小球能超过b点。问小球以怎样的角度抛出,才能使vo最小?

5.3 抛体运动的规律 篇2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6章第4节《抛体运动的规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在学习《抛体运动的规律》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为本节的学习作了铺垫。抛体运动,尤其是平抛运动的规律是本章教学重点之一。抛体运动的内容虽在高中物理中算不上非常重要,而且知识点也不多,但它所包含的物理思想和思维方法却是十分重要,在后继课程中还有重要的应用,如在电场或复合场中研究带电粒子运动的问题。另外,日常生活中有关抛体运动的现象很多,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它能使学生体验物理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抛体运动的受力特点

  (2)掌握分析抛体运动的方法,能用数学知识总结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3)了解斜抛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在对平抛运动特点的感性认识基础上上升到理性思维,使学生体会并理解在平面上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

  (2)在总结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利用数学知识表达物理规律的和谐与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通过用学到的方法解决没有感性认识的斜抛运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与探究的X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探究如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和斜抛运动

  (2)利用数学工具得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物理是一门培养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理论性强,我采用讲授法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

  学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采用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来进行学习,主动探究,学会自主学习。

  那么我对本节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 复习引入新课

  [1. 复习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复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在解决复杂运动问题时的作用。

  3.复习如何用坐标描述做一维运动和二维运动的物体的位置。

  4.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指出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要确定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课件

  本节课要用到的旧知识点琐碎,复习与本章有关的这几个重要知识点,有意识地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顺利地进行新知识的同化。

  (二)进行新课

  (1)从总体上看,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因此可以先对平抛运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斜抛运动。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对平抛运动的分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以分两步,第一步,分解平抛运动;第二步,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对于第一步,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这三个问题:[课件]使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担任课堂的主角,通过学生的回答,暴露学生思维上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启发。这样,不仅使学生 深入理解了平抛运动,而且可以使学生分析、讨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培养和提高。

  对于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得出,在分解平抛运动的基础上难度就会有所降低,所以,先让学生自己推导,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在二维情景下应用牛顿定律的方法。

  对于斜抛运动,先介绍什么是斜抛运动,并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尝试进行分解斜上抛运动,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3)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层理解和应用,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进行巩固和练习。练习选取课本例题2。练习选取课本例题2,再进行小结,最后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的选取以生活事例、生活现象为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潜力。

  六.板书

  七.结束语

  鉴于本节课的特点,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根据学生认知的发展,有步骤地提出问题,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观点,经历了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怎样去思考问题。

  我的说课结束,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