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于谦的诗 > 观书

观书

[明代]:于谦

观书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

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

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

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注释

故人:老朋友。此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拟作“故人”。

“相亲”句:晨昏:即早晚,一天到晚.晨:早上。昏:黄昏。忧:愁。每:时常。亲:近。

三千字。此为泛指,并非确数。此句说明作者读书多且快,同时也写出他那种如饥似渴的情态。

胸次:胸中,心里。尘:杂念。这句说作者专心读书,胸无杂念,

“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逐:挨着次序。

金鞍:饰金的马鞍。玉勒:饰玉的马笼头。此泛指马鞍、笼头的贵美。

庐:本指乡村一户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村房或小屋的通称。这里指书房。

参考资料:

1、郭太平,王元明,王涛群.《勤学古诗百首》:河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第177页

观书创作背景

  明代,科举进入后期,不少人将读书当作敲门砖,只将心思用在如何升官发财上,不再对书感兴趣了。而于谦对读书如此热爱则不同凡响。面对以做官为目的,达到目的而后放弃书本的官场恶习,酷爱读书的于谦题下《观书》一作抒发胸臆,批评读书现状。

参考资料:

1、黄士吉.《历代哲理诗巡礼》: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1:第349页

观书鉴赏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于谦简介

唐代·于谦的简介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 于谦的诗(287篇)

猜你喜欢

呈晏制干二首

宋代度正

陇西公府俱名胜,元献曾孙号最贤。

玉陛新题翻墨榜,金门旧事付青毡。

宋代苏辙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游白鹿洞书院

项安世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

诸公唱和多记经历之事因感昔游复用元韵凡三

宋代苏颂

朝鞍早过凤楼西,雨浥轻尘未有泥。

颁宴百壶人共醉,演纶双笔客同携。

醉吕洞宾画

元代胡天游

碧眼朦胧,风须猎猎。一朵仙花红衬颊,瑶池宴罢九霞浆。

人世已非唐日月,飙轮倚醉风泠泠。玉山恨不扶飞琼,城南老魅尔何物。

晓起用麟孙韵

元代刘诜

七月今年凉气高,墙东古木夜萧骚。孤城残月角初动,野屋秋风鸡乱号。

万事惟馀双短鬓,百龄须用几绨袍。故人莫荐扬雄赋,衰老难胜执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