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皇帝列表
禹
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鲧的儿子,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因此被尊称为“大禹”。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是子承父位、中国奴隶制的创始人。禹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启
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启就向它进攻,有扈部失败,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确定君主世袭的局面。在位九年而卒。
太康
太康,夏朝君主,生卒年不详,启长子,启病死后继位。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只顾饮酒游猎,不理政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为后羿夺去国政。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病死,葬于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西)。
仲康 (前2089—前2030年)前2048—前2030年在位19年。
姒仲康,又作中康,夏王朝的四任王,禹的孙子,启的第四个儿子,夏王朝三任王姒太康的弟弟,约生于虞舜三十九年(壬申,前2089)。后羿废黜太康后,立仲康为王。仲康名义上在位13年,实际上仍由后羿专政。仲康不甘心作傀儡,一心想夺回大权,曾派大司马胤侯去征伐后羿的党羽义和,试图削弱后羿的力量。终因实力薄弱,反被后羿软禁,无力恢复夏的天下。仲康因此忧闷成病而死。葬于安邑附近。
相
中康之子,少康之父,妻后缗氏。太康时因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及后羿代夏,致使中康、相成为傀儡,中康因无法振兴夏朝而抑郁而死,相则被寒浞杀死,少康为相之遗腹子,在位28年,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
少康 公元前1940年—前1880年在位
少康,又名杜康,今陕西白水县人,中国夏朝第六任国王,相的儿子,母亲为有仍氏(今山东省微山县)人。他是相的遗腹子。相被迫自杀时,少康还没有出生。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济南东南),第二年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今河南商丘虞城南)任庖正,在虞娶妻,有田一成(方10里),有众一旅(500人)。积极争取夏众与夏民,志在复国。后在同姓部落斟灌与斟鄩的帮助下,与旧臣靡等人合力,攻灭了寒浞,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少康还都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此即史书中所称的少康中兴。少康后迁都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予
夏第七代君主,名字一作杼或作季杼。少康之子,槐的父亲。在位17年。予在位期间发明一种用兽皮做的甲,是中国战甲的创始。有了战甲之后,士兵战斗力大增,夏朝便积极对外扩张,夏朝国势也进入鼎盛期。
槐
是中国夏朝第八任君主,名字也作芬或芬发或祖武。杼之子,杼病死后继位,后病死,葬于安邑附近。其子芒。槐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居住于泗水、淮水之间的九夷、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等部落,扩展了夏朝的势力。同时夏朝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芒
夏芒,生卒年不详,槐子,槐死后继位。槐在位约四十四年而死。其子芒继位,举行了隆重的祭黄河仪式。除了把猪、牛、羊沉于河中,还豁出老本,把当年舜帝赐给大禹象征治水成功的“玄圭”(黑色的玉圭)也沉在河水中,表示虔诚。这就是“沉祭”,一直延续了数千年的仪式。祭河之后,芒又跑到东海之滨游玩,捕捉到了一条很大的鱼,群臣向芒称贺,认为是河神所赐,可永保太平。
泄
泄,一作帝降,生卒年不详。芒子。芒死后继位,泄在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了泄的爵命。这说明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在位16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
不降
不降,(名字一作降)生卒年不详,泄子,扃的哥哥,孔甲的父亲,泄病死后继位。不降是夏朝第十一任国王。据说即位后第6年讨伐了九苑。不降晚年,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启以来实行的传子制度,传位于北扃。这种将王位让给兄弟的方式,史称“内禅”。不降禅位后,又活了11年才病死。在位59年,病死,葬于安邑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