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垃圾活动简报范文(精选5篇)
社区清扫垃圾活动简报范文 篇1
为了营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小区环境管理工作,巩固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的成效,按照铁路东办事处,我社区进一步严抓环境卫生情况,9月14日早晨辖区物业与社区人员对小区内绿化带内的'垃圾、沿街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工作。
辖区内小区喷泉已经很长时间没人管理,这一次环境整治,辖区物业工作人员利用小铲子、簸箕和笤帚一类的简单工具,负责清理打扫池内的污垢。主要清理淤泥,维修水泵和灯具,擦洗灯具和管道,清扫垃圾,然后准备放水,让居民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社区工作人员也利用一上午的时间,擦洗清理路东栏杆上张贴的小广告,垃圾。此外,我们还对来往居民进行了创卫工作宣传,动员大家共同保护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卫生,真正做到重视起来。最后,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最大限度还原了辖区内整洁卫生,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
社区清扫垃圾活动简报范文 篇2
为切实做好辖区环境卫生与“河长制”长效管理工作,为广大居民群众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3月1日,浏阳市淮川街道朝阳社区组织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对辖区浏阳河--朝阳社区段河道的杂草、杂物开展集中整治工作。
整治现场,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带着扫帚、夹子、垃圾铲等各种清扫工具,将河道上的杂草、白色垃圾、漂浮物等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对来往于河堤边的居民群众做好宣传教育,号召大家共同保护河道环境,杜绝向河道倾倒垃圾、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志愿者们的辛勤劳动,河堤两岸变得更加整洁、焕然一新,得到了过往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并表示将积极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下一步,朝阳社区将继续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巩固”,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和宣传力度,提高辖区居民生态保护意识,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河道治理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杜绝向河中倒垃圾、抛杂物,共同维护河道整洁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社区清扫垃圾活动简报范文 篇3
冬季来临,天气干燥,气温骤降,近期,因杂物乱堆积引发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整治楼道杂物堆积、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近几日,新城区城棚改事务中心在辖区13个社区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清理楼道内堆放的杂物,清理小区院落内堵塞消防通道的.电动车,彻底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胡二、韩南等社区利用微信群、QQ群、电子屏、宣传栏等形式进行线下+线上宣传。社区工作人员入网格,向社区居民、沿街商铺进行宣传,讲解乱堆杂物、占用消防通道的危害性及严重性。走访独居老人,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各社区协同物业单位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清理楼道电动车及杂物堆放,规范辖区电动车有序停放、安全充电,关闭防火门,保障消防通道畅通。并将此项工作持续化、常态化,彻底清除辖区内堆积杂物、占用消防通道等消防安全隐患。
另外,新城区城棚改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丹凤门、含元殿、八府庄园等社区居民院落开展常闭式消防门和应急出口检查,对隐患较大区域、难整治区域责令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看到小区的变化,丹凤门颐和小区居民王阿姨更主动化身“劝导员”,杜绝杂物堆积现象:“以前,小区内收集废品的人总是把垃圾堆在走廊、过道,一是不安全,二是不好看不卫生,社区工作人员劝导之后,大家也不在楼道堆放了,生命通道也不会被占用!”
此次,共清理电动车占用消防通道470余辆、督促当事人整改5处堆积杂物,清理乱晾晒等现象57次,清理大件垃圾和门前杂物近1.3吨,清理小广告68处。接下来,新城区城棚改事务中心将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加大安全宣传,加强辖区内安全巡逻,定期进行专项整治行动,让辖区居民了解安全防范知识,引导居民群众规范停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社区清扫垃圾活动简报范文 篇4
聚福社区根据市、区关于创建“全国最干净城市”的'工作部署,加强市容秩序管理,强化责任,加强长效管理,为做好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测评工作,提升社区环境卫生整洁,为全面解决社区“脏、乱、差”等环境痛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社区市容市貌,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社区于4月9日,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行动。
行动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整治中队、万城美保洁公司、物业公司共25人参加,对聚福园小区的环境卫生及楼道堵塞进行集中清理。该次行动针对小区内楼道乱堆放进行重点清理,同时对存在的乱停乱放、乱摆卖、乱张贴、建筑垃圾、卫生环境“脏”“乱”“差”等各种乱象进行整治。
社区清扫垃圾活动简报范文 篇5
为规范全省建筑垃圾管理,提高建筑垃圾治理水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__年底,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工程垃圾排放量控制在200—300吨/万平方米以下,并逐步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长效机制。
当前,我省城镇化发展已步入中后期,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既有建筑拆除,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一方面,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开发建设方式尚未根本转型。同时,建筑垃圾管理相对粗放,资源化利用率不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城乡人居环境,还会造成扬尘等污染,亟须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若干措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源头减量、强化分类管理、严控运输调配、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水平、建立长效机制六个方面明确19条具体措施,进一步规范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
针对源头减量,《若干措施》明确要坚持“谁产生、谁负责”,严格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和处理首要责任。具体减量要求上,建设单位应制订经济合理的土方专项调配方案,最大限度实现土方就地回填;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建筑工程全面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建设。对拆除工程原则上要做到即拆即运,宜优先使用移动式处理设备对拆除垃圾实行就地处理。
建筑垃圾要实施分类管理。《若干措施》明确,对建设工程,要按照工程渣土、工程泥浆等进行分类,鼓励工程渣土就地回填和工程废料循环利用,提高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重复利用率。对拆除垃圾,按照可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和回填消纳建筑垃圾进行现场分类。禁止将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混入建筑垃圾。
家庭装修也是建筑垃圾生产大户。对此,《若干措施》提出,城市社区要落实街道、社区、小区装修垃圾管理主体责任,明确物业服务企业或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装修垃圾管理责任人。鼓励小区在内部适宜地点设置专门的装修垃圾暂存点,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装修业主应承担装修垃圾清运和处置费用。农村地区要积极探索农村建筑垃圾就地就近消纳方式,鼓励用于村内道路、入户路、景观等建设。
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处置水平,《若干措施》提出要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对符合条件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环评、核准等方面给予支持。2020__年底前,各设区市至少建成运行1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
着眼于推进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的长效机制,《若干意见》明确了建筑垃圾处置收费机制。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探索建立按量收费、按质计价的建筑垃圾运输和处置收费机制。鼓励各地按照市场化原则,由建筑垃圾产生单位向建筑垃圾运输单位、资源化利用和消纳等处置企业直接缴纳运输、处置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