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宣传简报(精选9篇)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1
为全面宣讲就业促进政策、惠民举措,营造技能就业、大众创业良好氛围,近日,河东区人力社保局在河东万达广场举办了就业政策专题宣传活动,为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就业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培训福利计划等惠民利民政策举措,现场发放宣传材料500余份。据了解,20xx年,河东区人力社保局将聚焦岗位开发、全民创业、职业培训和就业帮扶四个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就业促进工作。
一是开发就业岗位。开展百家企业就业联盟活动,与辖区百余家“大项目”、“小巨人”、“楼宇经济”企业签订就业联盟协议书,建立劳动力资源与企业招聘信息连接通道,每月至少三次上门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促进经济就业同步增长。
二是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围绕今年全市“促惠上”活动“一助两促”主题,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促进政策为重点,面向区域创业者、劳动者开展政策宣讲和经办服务,营造大众创业氛围。联系工商河东分局、区商务委、科委、楼宇办,摸清辖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需求,扶持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成立河东区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领导小组,根据各街道失业人员实际,分解培训目标,每季度通报完成情况,加强督促考核。充分发挥区、街、社区三级保障平台作用,开展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培训。调动辖区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等社会培训机构积极性,共同开展技能培训。
四是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坚持对准人头、盯人帮扶、动态跟踪,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单亲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开展“就业援助月”、“暖春行动”、“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全面提升就业促进服务水平。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从11月10日至20xx年1月31日,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20xx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秋季系列活动。活动主要服务20xx届高校毕业生。
抓住秋季求职招聘关键期,线上充分利用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常态化、不间断的线上特色服务,各设区市将至少举办一场不少于50家本地用人单位参与的`本地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加岗位供给;重点发动本地国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瞪羚、小巨人等优质用人单位,提升岗位质量。线下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各设区市将至少举办一场本地线下招聘活动。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高校毕业生数量、专业分布,有针对性地组织行业化、小型化、专业化、定制化的赴外引才活动。
积极开展校地对接。人社部门将通过就业小分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与重点、专业对口高校开展小型化校地对接活动,加大岗位信息、地方人才政策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留苏来苏就业创业。
加大见习对接服务力度。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为契机,持续摸清20xx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意愿,为符合见习条件人员提供针对性服务。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3
为进一步扩大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政策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埇桥区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埇桥区人社局“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宣传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满意度。
突出重点,制定宣传方案。梳理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内容,对照宣传指引,结合全区开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宣传方案。明确丰富宣传方式,开展网格化宣传,加强信息编报,落实专项活动,织密就业帮扶“一张网”,统筹民生实事。
紧扣主线,创新宣传方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居民微信群发布“三公里”就业圈政策,街道社区宣传栏张贴海报、横幅,街道社保窗口放置宣传立牌、宣传页,在街道辖区重要路口、广场等居民聚集地设置展台、分发宣传页,一对一解读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相关政策;抓牢居民核酸检测契机,常态化借助宣传页、宣传立牌面对面宣传,指导居民登记注册“社区快聘”小程序。利用媒体平台发布“三公里”就业圈政策信息宣传,加强信息编报。
拓展覆盖面,提升宣传时效。埇桥区人社局联合人力资源公司,结合城市文化,举办“暖民心促就业”“百日千万”等大型招聘会,常态化开展求职招聘活动,促进人力资源精准对接,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群体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进行就业兜底帮扶。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4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惠民政策,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就业创业积极性,营造辖区关心、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近日,红古区矿区街道二坪台社区“社工委”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社工委”委员、志愿者深入辖区门面店铺,向私营业主讲解创业政策补贴、就业技能培训、小额贷款等政策,现场解答了居民提出的政策咨询、疑问,并详细讲解了创业就业培训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并向其发放宣传资料50余份。通过大力宣扬社区创业典型,进一步宣传创业就业扶持优惠政策,让辖区居民更加全面了解积极的就业政策。
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辖区居民对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知晓度,使国家创业就业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到实处。下一步,矿区街道二坪台社区“社工委”将不断增强宣传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将创业就业惠民政策落实到辖区每一位居民身上,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5
抓住秋季求职招聘关键期,线上充分利用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常态化、不间断的线上特色服务,各设区市将至少举办一场不少于50家本地用人单位参与的本地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增加岗位供给;重点发动本地国企、事业单位、上市公司、头部企业、瞪羚、小巨人等优质用人单位,提升岗位质量。线下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各设区市将至少举办一场本地线下招聘活动。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和高校毕业生数量、专业分布,有针对性地组织行业化、小型化、专业化、定制化的赴外引才活动。
积极开展校地对接。人社部门将通过就业小分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进校园,与重点、专业对口高校开展小型化校地对接活动,加大岗位信息、地方人才政策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留苏来苏就业创业。
加大见习对接服务力度。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为契机,持续摸清20__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意愿,为符合见习条件人员提供针对性服务。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6
20以来,甘州区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城乡统筹,以全区人社工作要点为目标,全面落实人社工作要求,以抓主抓重、改革创新、强化监督、夯实基础为重要措施,统筹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将采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新一轮双创工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民生保障和人才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市、区“双创”工作总体要求,该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双创”工作领导小组等各项组织机构,从组织领导上保证双创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管理措施。在积极开展“双创”工作同时,结合全区工作实际和阶段性工作的特点,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先后制定完善各项双创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以及双创示范园区奖励办法,加强制度管理,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双创示范基地、双创示范园、众创空间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明确责任目标。在总结去年“双创”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特别是经过全区持之以恒,长抓不懈的努力,创建一批典型的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为新一轮“双创”工作打下基础。依照“双创”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双创”工作目标,为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7
就业在古城,创业大西安。昨日,“百万大学生留西安就业创业校园行”活动在西安理工大学启动。西安市人社局提出“五年留百万”大学生在西安就业创业的目标,未来2—3年,将走遍西安所有高校,宣讲西安的发展形势、就业创业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在西安创业创新。
今年以来,西安市出台就业创业新政、户籍新政、安居新政、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来西安就业创业,提出了“五年留百万”大学生在西安就业创业的目标。为此,市人社局计划利用2—3年走遍西安地区高校,宣讲西安的发展形势、未来发展预期、就业创业政策,使更多大学生关注西安、了解西安、爱上西安,并最终留在西安、建设西安、扎根西安,与大西安共奋斗、共成长。
启动仪式上,市人社局局长李宁君向参会的大学生们介绍了西安的就业创业政策,吸引了大学生关注。张诗帆说,西安的发展前景很好,毕业后会留在西安工作。家在河南的大学生陈冠红准备考研究生,对西安发展很有信心,愿意留在西安工作生活。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8
20xx年,XX县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部门将从强化创业扶持政策宣传、升级打造就业服务平台、培育挖掘创业典型等方面,扎实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政策先行,全力保障。相继出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业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鼓励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采取“放宽、搞活、让利”办法,强势推进在乡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就业工作。
二是座谈倡导,引凤还巢。在北京、上海、无锡等地举办“20xx灌河之恋—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搭建在外创业务工人员重叙乡情、重话乡音平台,激发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反哺家乡、回乡创业热情。
三是升级平台,优化服务。在一个四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和高技能人才分市场基础上,新建主城区、化工园区两个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近距离服务企业用工、劳动者求职以及高技能人才引进。
四是塑造典型,以点带面。开展“我为争光彩十佳创业明星”评选活动,宣传创业创新先进典型,弘扬创业精神,营造以点带面浓厚就业创业氛围。
就业政策宣传简报 篇9
近日,普兰县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专班、人社局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活动。
活动中,人社局工作人员深入乡镇、村(居)向广大农牧民群众宣传“以工代训”政策,指导基层就业平台对农牧民群众进行经常性教育,切实转变农牧民群众“等、靠、要”和“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思想。截止目前,全县转移就业77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2人),转移就业创收944.822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创收111.5836万元,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专班工作人员深入全县21家合作社及企业,实地调查用工需求及就业岗位,教育引导农牧民群众掌握技能需要,积极参与“以工代训”工作,使通过技能实现转移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
据悉,人社部门严格筛选已确定安排130名农牧民群众为“以工代训”对象,并在申报中。
下一步,普兰县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专班将线下宣传和线上宣传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台、“网信普兰”微信公众平台、普兰政务新闻网等媒体渠道,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训”宣传力度,在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的同时,通过实操快速提升农牧民职业技能,并严格落实补贴资金,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农牧民“以工代训”工作。